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援军-《国潮1980》


    第(2/3)页

    也只能提心吊胆继续当文化汉奸,捏着鼻子一条路走到黑了。

    不得不说,这一代精英如果在阵营选择上犯了这样错误,那简直等同于1949年加入国军一样的悲哀。

    那真是自作自受,就是用一辈子都赔不起的。

    但这并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一样是共和国的损失。

    如果他们的意志能够坚定一点。

    如果他们对自己的祖国能够多一点信心。

    如果他们能够以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为荣。

    如果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能有一个同胞伸出援手,而不是落井下石,弱弱相残。

    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些海外同胞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并且让先来者帮助后来者,让在日本的大陆同胞最终实现互帮互助,更好的在这里生存下来……

    那么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了呢?

    是不是无论个人和国家都不用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了呢?

    这就是宁卫民眼下正在思索的问题。

    并且随着思维的发散,他尝试着从各个角度考虑插手的后果,衡量着相关的可能性。

    不过话说回来,有一点倒是肯定的,那就是目前来看。

    日本的留学生计划,虽然对于赴日留学的人藏着无数心理的大坑。

    却也无意中帮助宁卫民完成了海外扩展事业的人才储备。

    像刘洋、陈颂这样既吃过苦头,又初心未变,只是有点被现实的残酷打击到的人,正是宁卫民所需要的人。

    能力他们有,刚来的傲气却都没了,再加上雪中送炭的恩情,这样的人正好为宁卫民所用。

    原本宁卫民还苦于日本的事业没有得力助手呢,这些国内的留学生就等同于他的援军啊,而且是被日本人给练好的兵。

    宁卫民就不信了,天天和同胞在一起,又能挣日本人的钱还能报效祖国。

    哪个国人还能念日本人的好儿,愿意变成日本人,替小鬼子吹嘘?

    事实上也真的是如此,当刘洋和陈颂搬到葛饰区的职工宿舍,一看到这房他们就傻眼了,那真是比他们想象中强一千倍啊。

    尤其跟孙五福他们这些人一接触,都是北方人,都是直脾气的性子,聊两句互敬香烟就能凑一桌打牌了。

    文化水平的差距在这儿远远没有同胞的粘合效应大,他们再没什么不适应的。

    等到中午大家一起包了顿韭菜虾仁馅儿和鲅鱼馅儿的饺子,完后再去外面的澡堂子一泡啊,就这小日子差点没给刘洋和陈颂的眼泪招出来。

    自从他们来日本东京,哪儿有资源吃这么顺口儿的餐食啊?

    哪儿有金钱和心情去享受这么放松的热水澡啊?

    那真是体验到和同胞抱团儿的温暖了,重新又找着有组织的安全感了。

    俩人都由衷的对宁卫民表示,“过去在国内,单位有领导管,家里有老婆管,胡同有居委会管,什么都有人管。总觉得不自由。可到了这儿,什么人都不来管你,死活都由你去。现在才知道,过去自己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自由就特么是个屁,没人管的日子才是真的不好受啊。”

    这一番话无疑能够代表大多数华夏留学生的心声。

    反过来,倒是孙五福这一边的人,看刘洋和陈颂好像混得有点惨,都很同情。

    有人还误会他们是在日手续出了问题被日本警察给抓了起来,这是被宁卫民刚刚给拯救出来的呢。

    至于正事儿方面,有了刘洋和陈颂的加入,宁卫民也是如虎添翼。

    起码两个人日语都够N3水平了,直接就能去学驾驶本。

    一旦考下来了,废品公司在运输方面也就立刻不成问题了。

    尤其是接听电话和讨价还价方面,那是再也不会搞错地址的了。

    而且他们两个跟中西良介不但能更好的沟通,也能辅助教学,更好的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孙五福他们掌握真正实用的语言,直接导致大家伙的学日语的成效直接提高。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甚至因为刘洋学的是工科,来了日本又干了一段时间工厂的关系。

    他现在可是又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于是不但给大家的手推车做了更轻便的改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