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求职者:我的理想是创业,希望以后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我想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经验。 …… 上面的这个求职者并没有明确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传递的却是与之相关的不重要信息。而这种“答非所问”的现象,在面试时十分普遍。求职者最容易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答非所问,如此就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最终,往往就导致求职败北。 陈明贤大学毕业后,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一家物流公司应聘。负责招聘的面试官对陈明贤的简历表示满意,继而问他:“你觉得我们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说说你的看法吧。”陈明贤因为急着找工作,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好缓缓地说道:“其实我的看法并不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重要的我想在贵公司上班,我觉得我可以为公司创造应有的价值……”面试官打断说:“我问的是你对我们公司在整个市场上的发展前景。”陈明贤好像还是没有理解面试官的意思,依然说道:“我的看法未必正确,很多人的看法也未必正确……”“好了,”面试官失望地说,“你回去等通知吧。” 面试中,主考官提出的问题过大,以至于求职者不知从何答起,是常有的事。面对这种情况,面试者一定要保持镇静。对于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搞清楚,并请求主考官给予更加具体的提示。每个人都不是全才,主考官也不可能要求应试者无所不知。所以应试者不必为自己的“无知”而烦恼,甚至感到无地自容。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回答得牵强附会,与其答得驴唇不对马嘴,还不如坦白承认自己不知道。 在一期《职来职往》中,长相酷似“小沈阳”的张超想求一个主持人的职位。但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达标,光线传媒的刘同便建议道:“我觉得你做主持人可能还有些欠缺,你可以考虑一下做幕后的工作,你会做一些幕后的东西吗?”张超回答说:“我会做剪辑和制作。”刘同又问:“那如果你未来彻底不做主持人了,你会难过吗?”张超突然转移话题说:“我们老师这样说过,其实主持人是个杂家。很多东西你都得涉猎。但是,我现在也存在着一些疑惑。因为有时候我觉得过多地涉猎一些东西,反而让自己有一些学艺不精的那种感觉。”刘同听了,觉得莫名其妙:“我没有太听懂你的意思。”而一边的来自新浪网的申晨,更是直接地说道:“从开始到现在,我感觉你都是在所答非所问。你好像听不懂别人说话似的,听不懂必然说不清。听不懂说不清,就与人无法正常沟通。无论你做什么职位,只要是在职场上,无法正常沟通,一定是一个大的硬伤。”最后,十八盏灯全部熄灭,张超求职失败,遗憾离场。 面试当中,求职者肯定会对自己渴望求得的职位或者自己熟知的东西讲述得更多、也更愿意谈。但是有些时候,面试官难免会问你一些别的问题。就比如张超,他可能不适合当他最希望当的主持人,但刘同已经给他指明了另一条路(做幕后工作)。不过,由于张超特别喜欢当主持人,所以对刘同的提问根本不在意,而是继续谈着怎样当一个主持人,以及主持人应该具有哪些条件等等。如此答非所问,最后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面试中,如果为了讲自己喜欢讲的东西而对面试官的问题答非所问,就会自讨苦吃。 胡小伟原本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主管,由于和上级领导发生了矛盾,最后被辞退,灰溜溜地走人了。之后,胡小伟去一家小型企业应聘。接受胡小伟面试的是企业老总,老总对他的工作经历很赞赏,在言语中还流露出渴望录用他的信号。出于关心,老总最后问道:“你的业绩做得很好,他们为什么要辞掉你呢?”胡小伟不想提起自己与领导发生冲突的事,就说:“他们在同行中应该算一家很不错的企业,但对中层领导的管理却非常不到位。这些年来,我一直勤勤恳恳地做事,业绩也做得不比别人差,可他们说辞退我就辞退了我。他们的制度太不合理了。”老总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便提醒道:“我问的是他们为什么要辞掉你呢?”胡小伟愤愤不平地说:“其实不用他们辞退,我迟早也会离开的。在他们那里干,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听到这里,老总突然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因为他发现,胡小伟根本无意回答他的问题。 很显然,胡小伟给老总的回答没有答在“点”上。老总需要知道的是胡小伟为什么被原公司辞退,胡小伟不想说自己是因为跟领导吵架而被辞退的,所以不肯正面回答,而是故意绕开话题,细数了原公司的种种不足,话语中满是对原公司的不满情绪。而这最终让面试老总对他产生了质疑,最终不敢录用他。所以说,求职面试时,你不能因为不想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就故意说另一件事。别人说东,你偏要说西,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能令面试官满意的。对于考官来说,他只想知道他想知道的,他不想知道的你说了也没有意义。 前段时间,某招聘网站针对“hr(人力资源经理)不能接受的求职者个性行为”进行调查,而“面试时答非所问”就是其中一项。可见,在求职面试中,如果答非所问的话,不管有意无意,都将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们必须改掉这个毛病,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求职成功。 5面试犯错,该如何补救? 面试过程中,由于紧张、恐惧,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有些面试者,当发现出错后,紧张情绪又会加剧,导致接下来的面试效果越来越差。其实,面试过程中的一点点小失误并不可怕,只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以正改错 在北京一家房地产企业做设计师两年的朱强,去广州恒大地产参加面试。面试过程中,在说到自己负责施工的一幢写字楼时,朱强由于紧张,一时口误,把楼层层高多说了40厘米,结果招致许家印步步紧追:“我刚默算了一下你所陈述的数据,你所设计的这栋楼有68层,比其他楼多出了27米多,该多出多少个楼层?你设计的可能是北京成本最高的写字楼!可你刚才还在说自己很擅长成本控制管理。”这时朱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真诚地说道:“对不起,我刚才因为口误说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没有高出40厘米,您可以看看我的方案里写的就是我本来的数据。”许家印见朱强面试虽有漏洞,但是,态度较好,真才实学也摆在上面,便录用了他。 面试时,应聘者答错了问题,如果面试官发现有漏洞,揪住不放,应聘者不妨干脆实话实说,面试官了解事实后,也就不会继续追问下去了;即使面试官继续追问,你也会答得合情合理。所以说,面试中,面试者如果意识到自己出错了,就要诚实地加以纠正,不能为了面子而置之不理,而应按正确的讲法再讲一遍。假如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口误等原因造成的失误,只要很自然地加以纠正,会得到面试官的理解的。 化错为正 2005年,柳岩报名了“猫人超级魅力主持秀”。面试时,考官问:“你之前已经在全国多家知名电视台做过主持人,现在到我们这里做记者,你不觉得屈才吗?”柳岩答道:“年轻人都想在一个更高的舞台上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假如单位不能提供一个平台来让我们的实力得以展现,那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人才浪费现象。”话刚落地,柳岩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她原本想说的是,如果人不能在高处就业,择业观念就需要改变,但是在回答时却跳过去,说歪了。正当面试官面露惊讶之色时,柳岩赶紧补充道:“正常的就业秩序当然是能者居之,然而,职场里偶有的那种高能低就,看似人才浪费的现象,更能激发我们年轻人的奋斗欲望,增加我们的基层实战经验。”柳岩这句话,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遂顺利地进入了光线传媒。 当面试出现错误后,如果面试者能够针对自己的失误,进行一番合乎情理的阐释,并能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救办法。其实,柳岩式的口误在面试中很常见,如果面试者在面试时,说出的答案与心中想的截然相反,也没有必要紧张,只要把“口误”作为一种观点好好阐述,就不会太难堪,甚至效果还可能出奇的好。因为考官要的就是应聘者的能力和智慧。所以,应聘者在面试遇到危机时,要镇定自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见招化招。 续错成正 2010年,在欧盟使团工作7年的华春莹报名参加外交部欧洲参赞一职的竞选。主持这次面试的是外交部“金花”姜瑜,她问华春莹:“作为驻欧外交官,对国情必须了解透彻。对党和国家而言,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是当下头等大事。对此,你怎么看?”华春莹整理了一下思绪,答道:“腐败分子就像一条条蛀虫,如果不果断剿除他们,不仅会蚕食掉改革开放以来的胜利果实,还有可能亡党亡国。”紧接着,华春莹准备画龙点睛说“我们怎能允许这种现象存在下去”,怎想,情绪一激动,她竟说成了“我们能允许这种现象存在”。姜瑜吓了一跳,华春莹却灵机一动,调整了一下语调,接着说道:“那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姜瑜见华春莹如此机敏,便给她投了通过票。 面试官和面试者并非“敌人”,面试者犯错,面试官一般也不会去全盘否定他,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在纠正错误问题时,面试者还可以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的方法。只要能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完美的效果。华春莹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本想批判腐败现象,结果说漏了一个字,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这种错误本来十分严重,但大心脏的华春莹并没有方寸大乱,而是续错成正,将错误弥补得天衣无缝。 借错促正 2012年,赵薇筹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星城娱乐推荐杨子珊担任主演,赵薇便邀请她来面试。一见面,赵薇就开门见山:“子珊,你长相方面挺符合我们的要求。但这是一部青春生活气息很重的电影,我想了解一下,离开校园后,平常你最爱的活动是什么。”“我最喜欢睡觉。”杨子珊话刚说出口,就知道这样答很不应该,但她立即补充道:“赵薇姐,你是过来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爱睡觉,是因为平时工作时间不固定,加上身体底子差,容易疲乏。所以,我平常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休息,是为了在拍摄时,百分之两百发挥,完成导演交给我的任务。”赵薇被杨子珊的真诚与机灵所打动,更加坚定了选她做女主角的决心。 面试时,很多应聘者在感知到招聘方释放的好感后,经常会放松警惕,从而出现错误。面对赵薇的提问,杨子珊竟然说自己最大爱好是“睡觉”。本来,这是一个“自掘坟墓”的回答,因为这个答案不仅无法展现她与电影内容相符的气质,更容易让人看到她慵懒的生活作风。可是,杨子珊并未慌张,不仅自补错误,而且还借助错误促成优势,用温情的言语,委婉地展现了自己的毅力,最终“逆袭”成功。 面试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所以,出错在所难免。如果不想让错误毁了你的求职,那就要求你不但要在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好几种出错后的补救方法。只有培养自己的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才能在面试中如鱼得水。 第(3/3)页